合肥民间丧葬习俗

旧时合肥民间除生贺寿庆外,举行凶事,亦被视为大事。其一,白叟死后,家人必要为其备办棺材装殓。棺材,又称寿材,喻白叟与世长辞、享乐尽寿之意。尤其是七十岁以上的古稀白叟逝世,不只被视为寿享天算,而且被视为人生一大喜事。故民间又有将棺材戏称为“陪嫁品”的,将古稀白叟逝世,比作“婚嫁”,化悲为喜,视为值得道贺的“白喜事”。因而故,合肥民间有许多家庭,常在白叟进入暮年之后,即提前做寿材,此俗一是表达对白叟的孝心,让白叟对后事定心,二是谓此可“冲喜”,得保白叟安然无恙,免灾长命。
若遇白叟过世之凶事,家人要在白叟咽气后,当即告诉至亲好友,俗称“报丧”。 接丧家报丧后,至亲好友,邻居八舍,纷往吊唁,一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悼,二是向死者亲属表明安慰。吊唁者多向死者行跪拜或鞠躬、作揖礼。丧家若为其爸爸妈妈殁,其孝子则以三磕跪拜礼答谢吊唁者,媳妇、女儿等人则痛哭恸哭。死者尸身通常在家中停放三日即封棺出葬。若死者上辈白叟尚健在,则停放两日即出葬。启棺时,死者的孝子贤孙等要跪拜,并随即踢倒垫棺的板凳等物,摔碎烧纸的瓦钵,鸣放鞭炮,焚烧铺草等。棺材上路,若为爸爸妈妈殁,其子麻衣跣足,余子女贤媳皆“披麻戴孝”,扶棺啼哭护送死者“上山”。沿途,死者的贤婿则每经一叉路口放一串爆竹,并抛散纸钱,以打发孤魂野鬼。余后代众则手持用红、黄、白、绿色纸扎制成的引魂幡、丧棒随后。引魂幡、丧棒以多多益善,寓死者后代多,家丁旺。富豪权贵人家,常以火把、鼓乐吹奏前导。
棺材抬至坟场,落坑后,首先由死者长子向棺上覆榜首把土,余亲属每人再向棺捧覆一?土,然后堆土成坟,再烧纸放爆竹举祭。临回来时,要将引魂幡、丧棒等丧葬物弃于坟墓。回来家门前,要从焚烧的草火堆上跨过,以免将秽气带进屋内。从死者亡后榜首个七日起,至第七个七日,其亲属在每个七日为死者举行一次祭悼。其间“五七”为大七,除要给死者亡灵烧送纸钱外,尚要以酒饮菜肴、烧灵(焚烧纸扎的房屋等,俗称“灵库”)祭悼死者。在七七四十九天内,死者的儿女孙众等亲属,不得理发修面,不得穿红戴绿,不得饮酒沾荤,不得外出作客,不得歌舞举庆,要恭谨地闭门守孝。直到“完七”后,便是过了重孝期,方可除孝,康复正常日子次序。
此外,丧家通常要在亡者“五七”之后,由其孝子对前来吊唁的人逐家登门叩拜致谢,俗称“谢孝”。并置办酒席,酬报为凶事出情出力的人,称“献馔”。亡者若在六十岁以上,其酒席称作“寿酒”。席间俗尚“偷寿”,行将食用之饭碗“偷回”,主人视若无睹。因民间习尚此俗,故有家庭往往特意备办许多碗盏供“偷”。宴毕,主人还要送每个客人一条白土布大手巾,曰“孝巾”。如此等等,不堪繁记。